导读:今天来谈谈疾病发病原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。想一想,您是属于“正气强”的人吗?
中医对疾病发病原因的认识,早在《内经》时代,从客观实践中,就提出了自然界风、寒、暑、湿、燥、火(六淫)的异常变化,与人们喜、怒、忧、思、悲、恐、惊(七情)等情志改变,是疾病发生的基本原因;
把疾病的概念,视为机体与外界环境间相互关系失调的结果,用“阴阳平衡”的整体观点论述病因和发病机理。
汉代张仲景创三因说:
一者经络受邪,入脏腑,为内所因;二者四肢九窍、血脉相传,壅塞不通,为外皮肤所中;三者房室、金刃、虫兽所伤。
南北朝陶弘景继承张氏学说,把病因概括为内疾、外发、他犯三因。
宋代陈无择在张氏学说出基础上,又进一步作了发挥,以六淫所感为外因,七情所伤为内因,房室、金刃、虫兽、饮食、劳倦所伤为不内外因。
这是我国医学上的一大发展,为后世病因学奠定下了基础。
虽然,陈无择所论三因中的不内外因有部分可归入内因或外因,但因陈氏受仲景学说影响极深,加之过去有不可破经的传统保守思想,所以陈氏三因论虽发展了一步,但仍不越前人的旧框框。
至清代徐大椿才大胆提出新的见解,他总结了前人学术经验,把病因归纳为内因、外因两大类。内因为七情所病,谓之内伤;外因为六淫所侵,谓之外感。
近世陆士谔更简要地指出内伤、外感是病之纲领。
以上病因学说的创立、发展和变革,正是历史不断向前发展的结果。
笔者认为,感受六淫发病系外因所致,这是古今医家所公认的。
至于喜、怒、忧、思、悲、恐、惊七情,仍然是属于外因发病范围。因为七情的产生,都必须有外在的异常事物刺激才会产生。
例如:意外的幸运遭遇,以致喜乐过分;遭受无理的打击、侮辱,以致愤怒;突受外来暴力威胁或打击,以致惊恐过度,以及诸如失恋、丧偶、折子,以致忧愁悲思等等。
所谓七情,只能说是机体在接受外来异常刺激因素后,所产生的种种内在精神情绪的反应,不能说是病因。
此外,还有人认为饮食、劳倦、房室是属内因之一(也有说是不内外因)。
其实,饮食、劳动、性生活都是属于人类正常的生活本能;
但如果饮食不节,致使脾胃受伤,不善于劳逸结合,而致损伤心脾,色欲过度,而致耗伤精气,那么,这时这些饮食、劳倦、房室都是属于外在的异常刺激,只能说是外因之一,不能说是内因。
总之,疾病的产生,是机体生理功能完整统一性被破坏的结果,而这个生理功能完整统一性之所以被破坏,一是外因的侵袭,一是内因的作用。
外因,是指上述六淫以及外在异常事物的刺激而言,也可以用“邪气”两字作为概括。
所谓“邪”是指不正常的、对人有害的,“气”应该是一种物质(或事物)。
凡是对人体心身健康有害的东西,都可称之为邪气。
至于内因是什么?
有人认为是机体反应性,或说是机体生理防御反应;有人认为是内在矛盾的总和,或说是生理过程和心理过程的总和,我同意这些说法。
但我认为种种内因,均可以用“正气”两字作为概括。
正气即“真气”或“元真”,为人体能够适应生活环境,和足以抵抗病邪侵袭,维护机体健康的正常生理功能。
疾病内因即正气,外因即邪气,但二者在发病规律的作用并不是孤立的,而是彼此相关的。
外因致病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,内因也必须有外因存在作为条件。
《内经》说“正气存内,邪不可干”。《金匮要略》说“五脏元真通畅,人即安和”,都表明内因在发病过程中,起着决定性作用。
1
六淫外因与内因的关系
祖国医学的“天人相应”观念,不仅注意到环境、四时气候对人体的影响,认识到外在致病因子——风、寒、暑、湿、燥、火等不正之气能侵害人体,还在另一方面也认识到,人体的适应机能对是否接受外因的影响起着决定性作用。
邪气之所以使人致病,与人体适应机能的强弱有莫大关系。
《灵枢·百病始生篇》说:“风雨寒热,不得虚,邪不能独伤人。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,盖无虚,故邪不能独伤人。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,两虚相得,乃客其形”。
指出了身体强壮的人,正气充足(无虚),纵使受到外邪侵袭,也是不会致病,疾病的形成,是由于体虚的人遇到虚邪的侵害。
所以说“两虚相得”。
也就是说,虽然有外在致病因素的存在,但病与不病是决定于正气是否虚衰。
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》更明确指出:“清静,则肉腠闭拒,虽有大风苛毒,弗之能害”。
清静是指精神内守,正气旺盛。说明了正气充足的人,肌肉结实,腠理致密,足以抵御外邪。
从伤寒发病来说,伤寒是偶感时令之寒,入于肌表,郁而发热。但寒邪之所以侵入肌表,是由于其人营卫虚弱,腠理空疏,即正气不足,致邪有可乘之机。
因此同一地区,同值时令之寒,有的人发病,有的不发病,其原理就在于此。
从温病发病来说,春令阳气开泄,毛孔骤疏,腠理不固,肺气娇弱,感触温邪,便发为风温;当夏之时,元气亏乏,不足以御天令亢热,便发为暑热;
长夏脾气先亏,不能运湿,以致湿邪内蕴,便发为湿温;秋令津液先亏,复伤于燥气,便发为秋燥;冬令烦劳多欲之人,阴精先损,适感冬日非时之暖而发病,便为冬温。
无论是伤寒、温病,中医推论原因,都把自然界环境异常变化和人体内在因素结合起来观察和分析。
它们虽然都由于外邪侵袭,但必须在正气虚衰的内因决定下才能发病。
伤寒、温病发病,既是内因决定外因,那么在治疗上自应以维护正气、消除内在发病因素作为前提。
《伤寒论》一百十三方,总的治疗法则不外“扶阳气”,温病学说总的治疗法则不外“保阴液”。
阳气和阴液都是维护正气,保证人体健康的物质基础,所以扶阳气和保阴液实际就是扶持正气。
伤寒是伤于寒邪,易损阳气,初起虽邪尚在表,阳气未虚,可用汗法解表,但在发汗之中,就要考虑到扶阳。
服桂枝汤后啜热稀粥,其意义就是扶助阳气升发;
麻黄、桂枝、大青龙等发汗方剂,方后载只可“复取微似汗”、“不可令如水流漓”,并谆谆告诫“若一服汗者,停后服”,就是指示后人服发汗剂不可太过,以免损伤阳气。
温病是伤于温邪,易损阴液,初起时邪在卫分,虽然必须解表,但只可用辛凉平剂,就是为防止阴液耗伤;
如邪入里,就须着重滋阴保液,即使内有实积,也只能用轻下剂通下,或攻补兼施,或只采取增液办法以通便;若是因伏邪发病,就以清泄里热为主。
所有这些,目的都是在保养阴液,维护正气。
总之,六淫外因发病,中医概称为外感,大体上可分为伤寒、温病两大类。
无论从发病机制以及治疗措施来看,都说明外因是发病的条件,内因是发病的依据,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。
2
异常事物刺激与内因的关系
上面说过,喜、怒、忧、思、悲、恐、惊七情以及饮食不节、劳倦、房室过度等,都是属于外在异常事物刺激。
七情原是人类思维活动的情绪表现,饮食、劳动、性生活等都是人类生活本能。
同样接受异常事物刺激,有的发病,有的不发病,其原因究竟在哪里?
我认为,主要原因仍然在于其人正气是否旺盛,换言之,即虽然有异常事物刺激的外因条件,还须有内因作为依据,否则不会发病。
比如,在工作中取得成绩,感到心情喜乐,这是人之常情。
思想纯正的人,必戒骄戒躁,决不自满,而是以愉快的心情,继续努力,争取更大成绩。这样的喜,怎能说是病因?
只有那思想不纯之人,工作学习偶尔获些成绩,便沾沾自喜,居功自满,甚至希冀借此达到个人名利企图,而至妄自奢求,患得患失,夜不成寐,终至精神失守,如痴如狂。这样的喜,就成病了。
可见,同样接受外来事物刺激而产生喜,有的因此而更加精力充沛,有的却因此而致病,其主要关键在于思想是否正确。
正确、纯洁的思想,亦是属于“正气”之一。
遭受意外灾难,如水火为灾、亲人病死伤亡等等,产生悲愁忧思,也是人之常情。
意志坚强的人,在灾难面前,能化忧悲为力量,战胜困难,补偿损失;只有意志薄弱的人才克服不了忧郁心情,悲观失望,以致忧思成疾。
坚强的意志,中医也概称为“正气”。
突然受到外来暴力或异常的光、声等的刺激,有的恐惧万分,有的面不改色,临危不畏,俗语叫做“胆壮”,这也是正气充沛的表现。
在同一家庭或同一单位中,用同样饮食,有些人患胃肠病,而有些人并不得病,主要视其人胃气(胃肠功能)是否健盛。胃气也是属“正气”之一。
房室劳伤同样如此,房劳过度能消精耗神,但房劳何以过度?主要是正气不振,不能加以适当节制所致。
由此可见,七情、饮食、房室致病,必须在内因正气(思想、精神、意志、各器官生理功能)虚衰的情况下才能发生。
《素问·上古天真论》说:“恬淡虚无,真气从之,精神内守,病安从来”。
就是指导我们必须有纯正的思想,不要贪心奢求,患得患失,这样能使正气旺盛,保持充沛精神,就不会得病。
又说:“是以志闲而少欲,心安而不惧,形劳而不倦……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,淫邪不能惑其心”,都是说明外在异常刺激(七情、饮食、劳倦、房室)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。如果正气旺盛就不致发病。
3
特殊情况
最后应该说明的是,疾病的形成有一定的规律,也有特殊情况。
外因发病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,这是一般规律,但在外因特别强烈的情况下,有时也不尽然。
比如,汤火、金刃、跌打、虫兽外伤以及饮食中毒等,确是在强烈的外因条件下使人致病的。
因此,中医在治疗大法中,又定出“急则治其标,缓则治其本”这个机动措施。
对外伤中毒,需注意外伤处理,定痛解毒;治六淫外感发病,也立出疏风、解表、清暑、祛湿等法。
同时认为暴寒、暴热、外伤、中毒都能使正气受戕,因此在临床上也常常采取“扶正祛邪”、“安内攘外”并施办法。
4
结 语
中国古代医家在“正气存内,邪不可干”的思想指导下,通过长期临床实践,认识到疾病的形成,内因(正气)起决定性作用。
因此,不但在治疗上提出了“正气为本,邪气为标”,“治病必求其本”的主张,而且十分强调养生(预防)的重要性,认为如果能够“积精全神”,做到“精神内守”,就能预防疾病,延长寿命。
这一思想,不仅给历代医家在防病治病中起过重要的指导作用,而且为气功、太极拳、八段锦等养生法,奠立了理论基础,大大丰富了祖国医学内容。
版权声明:我们注重分享文章,版权归原作者,如有异议,请告知,我们会及时删除。